虚空(佛教)

虚空(佛教)

关于与“虚空(佛教)”标题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请见“虚空”。

佛教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缘起

空性

因果

戒律

毗奈耶

尸罗

五戒

禅那

业处

轮回

波罗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宝

三法印

佛教共识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菩萨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马鸣

龙树

提婆

无著

世亲

觉音

鸠摩罗什

慧远

菩提达摩

智𫖮

玄奘

惠能

莲花生

宗喀巴

宗派、国家和地区

部派

大乘

金刚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汉传

藏传

藏传佛教史

印度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中国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蒙古国

欧美

历史

佛教历史

佛教时间线

集结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众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

于印度衰落

法难

佛教现代主义

人间佛教

左翼佛教

经籍举要

大藏经

巴利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阿含经

南传尼柯耶

法句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法华经

解深密经

华严经

维摩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悲咒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阿弥陀经

坛经

瑜伽论

大智度论

俱舍论

圣地

佛寺

精舍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关主题

艺术

修学制度

组织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题

上座部佛教

巴利圣典

批评

查论编

虚空(梵语:आकाश,罗马化:ākāśa),佛教术语,梵语原指称天空,后成为自然哲学中原子论的关键概念,指纯粹的空间,在其中可以容纳各种色法。

梵语中的迦迦那(gagana),也译作虚空,又音译作哦哦曩、誐誐那等。

概论

虚空,其特色是没有阻碍,没有实体,可以容纳色法在其中[1]。《品类足论》将其列为无为法[2]。

四大种再加空界[3]、识界,合称为六界。说一切有部认为,空界不是虚空[4],其他教派有五大种学说,即四大种加虚空,佛教认为虚空不是大种,虚空与四大种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种”的含义:无增无减、无损无益、无兴无衰,非先业异熟而生[5]。

虚空是否为实有法,这个问题在佛教中长期被辩论。

数量单位

虚空是中文数字中的数量单位,相当于10−20,出自清朝的《御制数理精蕴》,化用自佛教术语,日常生活中几乎未用到。中文数字中对应1020的单位是垓,因此虚空也可以表示为垓分之一。

注释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 玄奘译《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1:“无为云何?谓三无为。一虚空,二非择灭,三择灭。……虚空云何?谓体空虚。宽旷无碍,不障色行。”

《大毘婆沙论》:“问:空界云何?答:

如契经说:‘有眼穴(chidda)空,有耳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门空,有咽喉空,有心中空,有心边空,有通饮食处空,有贮饮食处空,有弃饮食处空,有诸支节毛孔等空。’是名空界。

阿毘达磨作如是说:云何空界?谓:邻碍色,碍谓积聚,即墙壁等有色,近此名邻碍色,如墙壁间空,丛林间空,树叶间空,窗牖间空,往来处空,指间等空,是名空界。

有作是说:此文应言,云何空界?谓:邻难除色。然色有二种,一者、易除,谓:有情数,二者、难除,谓:无情数。此空界色,多近非情,墙壁树等,而施设故,名邻难除色。

旧对法者、及此国师俱说:空界,处处皆有,谓:骨、肉、筋、脉、皮、血、身份,昼、夜、明、暗、形、显等处,皆有此色。

问:缘空界色,眼识生不?有说:缘此眼识不生,谓:空界色,虽眼识境,而此眼识,毕竟不生。复有说者:缘空界色,眼识亦生。问:若尔,何故见不明了?答:此空界色,昼为明所覆,夜为暗所覆故,眼虽见,而不明了。”

《俱舍论》:“诸有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chidra),名为空界(ākāsa-dhātu),如是窍隙,云何应知?

传说:窍隙,即是明暗,非离明暗,窍隙可取故,说空界明暗为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即此说名,邻阿伽(agha-sāmantaka)色。

传说:阿伽,谓积集色,极能为碍故,名阿伽,此空界色,与彼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

有说:阿伽(agha),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即阿伽色;余碍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

《大毘婆沙论》:“问:虚空、空界,有何差别?答: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为,空界有为。……问:若尔,虚空有何作用?答:虚空无为,无有作用,然此能与种种空界,作近增上缘;彼种种空界,能与种种大种,作近增上缘;彼种种大种,能与有对造色等,作近增上缘;彼有对造色,能与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缘。若无虚空,如是展转因果次第,皆不成立。”

《大毘婆沙论》:“有说为止外道所说,谓:外道说大种有五,即前四及虚空,今但说四,明虚空非大种。问:何故虚空不立大种?尊者世友作是释言:以虚空无大种相故,谓:有增有减,是大种相,无增无减,是虚空相;有损有益,是大种相,无损无益,是虚空相;有兴有衰,是大种相,无兴无衰,是虚空相,是故虚空不立大种。尊者妙音作如是释:虚空、大种,其相各异,谓:有情身中,所有大种,多是先业异熟所生,虚空体无异熟生义,由此虚空不立大种。大德说曰:虚空虽大,而体非种,不能生故,余有为法,虽能为种,而体非大,相不遍故,由此虚空不立大种。为止如是外道所执,及显自宗,故作斯论。”

相关推荐

【视频】黄贯中和叶世荣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青春逝去理想从未远离
TIPTOP系统和ERP系统有什么区别
365平台

TIPTOP系统和ERP系统有什么区别

📅 07-15 👁️ 7128
九阴真经徐家庄出师条件?(九阴真经徐家庄出师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