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深人静的时分,某AI聊天软件的陪聊群如潮水般涌入了新成员,热闹非凡。随着DeepSeek的迅猛崛起,这款陪聊软件以其超级多样化的智能体,正侵入人们的情感世界,用户能根据自身喜好随意定制如性格、外貌等理想伴侣。业内预测,到2027年,AI陪伴市场的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成为AI产业中最成熟的盈利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AI伴侣的火爆,这一新兴市场也渐渐滋生出了诸多问题。很多用户抱怨一些陪聊软件标榜高人气、高自由度的交流,实际却隐藏着种种诱导收费。在此类应用中,常见的收费方式为以对话计费,用户在支付后才发现自己所能享受的聊天次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近日刚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禁止生成淫秽色情内容,但一些开发者却在这片禁区内游走。
各种“擦边广告”频繁涌现于社交网络,吸引孤独用户。只需搜索“AI聊天”“人机恋”等词,就能看到诱人的广告,例如“无违禁词”“功能丰富”等等。建立在这种模式上的QQ群越发热闹,用户三五成群,默契约定不发露骨色情内容。然而,事实却是,进入这些链接后,众多AI角色能够轻易触发违规发言,令人触目惊心。
作为资深用户,李亮几乎尝试了市面上大多数AI产品,他坦言更在意的是AI伴侣的交流真实性。每当体验新的软件,他都会从头配置个性化角色。面对收费模式,各平台其实相差无几,例如某F平台与用户对话是以积分计费的,一次聊天消耗10个积分,而年费会员需花费高达638元。李梦向记者透露,她在两天内已经花费了500元,却因未被提前告知收费标准而深陷其中。
这类AI陪伴软件往往隐藏着众多潜规则,例如非会员用户需经常观看广告才能继续对话。盈利模式也总结为用户推广,新用户的拉入就能为介绍者带来积分奖励。例如在某平台,只要带来100名新用户,就可获得终身会员资格,令人心动不已。
与此同时,一些平台通过设置复杂的拒绝选项让用户体验受损。那种到深夜时不断收到的暧昧信息让许多用户感到厌烦。不少用户对此策划的公约表达不满,他们表示宁愿回归无限制的AI聊天,甚至直接转载AI协议到自己本地运行。
不过,要改变或升级AI伴侣,可能会带来性情巨变,之前的「活跃」模式很可能变得冷漠,这自然让人感到挫败。诚然,李亮分析认为,尽管这种违规内容会危害到传统网络管理规则,但一些开发者却在不断地趋近于这些边缘。
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的夏海龙律师指出,尽管法律明文禁止张贴违规信息,然而一些内容本身具有隐蔽性,这使得法规难以执行。正如众多徘徊在边缘的满足欲望的用户,仍愿意投入时间与金钱,以为全面提升AI伴侣的能力。倘若今日的情况不被重视,明天又将有多少孤独的灵魂陷入这无尽的收费陷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